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人们把目光聚集在中国的经济领域:中国哪些产业将获得更多的益处,哪些产业将受到WTO冲击。WTO作为统领世界经济领域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织,它所产生的最大影响首先是经济领域。中国加入WTO之后,将面临的必然是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然而,教育是否也面临着冲击,目前人们还较少论及。但是,经济活动的变革或迟或早都会折射到教育活动中来,这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一条规律。事实上,从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以各种形式介入中国教育市场却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加入WTO之后,伴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国的教育受到西方的冲击同样不可避免。
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西方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大兴趣。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人民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使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一种“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而这种“卖方”市场的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虽然从1999年开始,我国开始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以缓解上述矛盾的加剧,但长期积淀下来的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以及由知识经济时代引发的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认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1998年报考研究生人数为30余万,1999年首次突破40万大关。可以说,在中国,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高潮还远远没有到来。这种愈加强烈的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需求,即是具有无限开发空间的中国教育市场。虽然这种市场的价值目前难以从纯经济的角度进行评价,但西方国家借助于经济活动介入中国教育市场而获得一定乃至高额回报的现象已经出现,这是他们继续拓展中国教育市场的直接动力。据福建省的一项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仅在泉州地区就有近5万人到国外求学,若每人到国外留学的费用以5万元计算,就是25亿人民币。
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正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势头。1998年,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教育展,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就是一个极具典型的事例。西方发达国家举办教育展的目的,其实质就是要打开中国的教育市场。教育展的空前成功使西方国家对中国教育市场的空间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促使部分大学自发的组织起来,他们不再是以国家教育展的名义,而是以学校的名义在中国举办各种教育展。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如此,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国家也同样看好中国的教育市场,试图与西方国家共同分享中国教育市场的份额。目前,中国人才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分流也正在呈上升趋势。
我国政府出于对教育主权的考虑,自改革开放以来,基本没有开放教育市场,我国教育在总体上依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教育市场对国外是完全封闭的。随着国外经济活动全面介入中国市场,教育作为西方经济活动的“附属活动”,伴随着经济活动而间接地介入中国教育市场。以经济活动为主要方式和目的的,辅之以教育培训,是西方国家介入中国教育市场采取的一条主要策略。例如,某著名跨国电讯公司,在开展其经济活动的同时,在我国建立了以培训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机构。该学院以培训本行业人才为办学目的,但所实施的“培训”却是具有硕士学历的正规教育。再如在厦门注册的某一国外教育机构,是以职业培训注册,而所实施的却是正规的专科学历教育,收费标准远远超过国内的重点大学,同样吸引了许多应届高中生前去就读。国外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经济领域,并以职业培训的方式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显然可以避开教育主权这一敏感的话题。以经济活动作为拓展教育空间的屏障,为其教育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以职业培训为主要形式,为其全面渗入学历教育打开了教育市场的缺口。从形式上看,类似跨国公司所提供的只是职业培训性质的教育,提供的仅仅是一种继续教育机会,但所达到的目的却是部分地垄断该产业在中国的高级人才。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它所带来的效益并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所能衡量的。以职业培训机构作为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切入点,这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可能预见的影响之一。
世纪之交,西方国家已经把教育看作产业,尤其是把介入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当成一项重要产业。在90年代末期的澳大利亚,教育产业已经为该国的第三产业支柱。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出现了过剩现象,而中国刚开始大众化的进程,教育发展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及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得中国的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不合理,西方国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而加快占领中国教育市场的份额,也可以说是对中国教育市场的“抢滩登陆”。
加入WTO之后,中国教育市场的这块巨大“蛋糕”,将会引起国外更多跨国公司和教育机构的垂涎。面对这一新的挑战,中国教育机构如何迅速做出反应和进行应有的准备,树立应有的市场意识,是摆在中国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面前的紧迫任务。国外各种机构在中国教育市场的“抢滩登陆”,中国如何与其展开竞争,将现实地提到中国教育改革的使命中来。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教育市场的长久封闭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现实的。国外教育资源进入中国,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冲击有何利弊,尚有待于在发展过程中检验。目前的关键是我们应该以清醒的认识,灵活的教育机制,完善的教育体制,应对国内对教育的需求与“外侵者”的挑战,全面地把握中国教育市场的大潮。